五月的某個周末,因工作的事沒有回家,星期天天氣悶熱,早晨醒得早,想出去早鍛煉下。思量爬宿舍前的巾山,好象活動量欠夠;走長城嗎,時常在逛,全程的風景已無新鮮感。忽然,腦海中閃出前年跟一幫驢友登白云山的畫面,也是這個暮春季節,拾階而上,綠蔭遮日,溪流淙淙,山花爛漫……于是乎,穿衣換鞋,順手拿個小相機,按上次的路徑往白云山方向奔去。
白云山就在臨海城內的后山,經崇和門廣場的錢暄路,右轉沿三六O養老院前的白云路一直往里,到水磨坑(舊稱白龍潭)上去就是白云山了,山頂有座破廟叫上寺。談起水磨坑,凡臨海城里人,大都知道這里山清水秀,風景優美。據說20世紀50年代時,這里最多有8條水磨,磨面粉的生意很紅火。我猜想水磨坑是不是也由此而得名呢。如今磨坊不見但遺址猶在,水磨碾粉已成為老人們的回憶,但仍有磨盤殘石躺在原磨房遺址外邊的路旁。這里也成為當地居民早鍛煉、洗衣、取水、遛鳥、乘涼、避暑等戶外休閑活動的好去處。
大約七點半左右,我來到了山腳,山下的路旁二側早已停了不少的自行車、電動車,不少人正往山上走,遠處三三二二有人提著或挑著塑料桶下山了,路基下溪坑中也有幾個婦女在洗衣。看來,水磨坑名氣大,人氣也挺旺的。再說水磨坑上游的水質好,在臨海是出了名的,都說水磨坑的水是甜的。于是不少人便在早鍛煉爬山之際,拿著小桶大壺進山,健身后順道取些山泉溪水回去燒水泡茶之用。這些年,人們講究生活質量,注重身體健康,特別是一些退休后的老者,既登山健身呼吸負氧離子,又免費取回富含礦物質的優質山水,一舉二得,何樂而不為呢!在節假日,白云山也是不少戶外活動愛好者就近的首選,約上三五好友,或舉家爬爬山,玩玩水,還可帶著食品餃子、面條之類,晌午在白云山上的上寺廟里燒燒飯,打打牌,不急不忙,過個鍛煉又悠閑的一天。
我也加緊腳步,稍往里走,便見一處殘墻斷壁,再往前看一座爬滿何首烏嫩綠藤葉的石頭墻、一座散落著點點青苔的磚塊墻,孤零零地豎立在山谷中,這里的所在應該就是當年的水磨坊遺址吧,我想。在路邊的草叢中,還掩埋著一對石磨的殘片和一個石臼,這也成了當年水磨坊的一個歷史見證物了;隨著時代的發展,科技的進步,水磨這種古老傳統作業方式的沒落也在情理之中了。再往上走,抬頭看到的一間小屋便是“山林防火值班室”;緊挨它旁邊有個由混凝土建造的巨大箱型構筑物,經打聽,原來這是個大的蓄水池,是截流上游溪水起調豐作用的。與往年同個時節相比,今年雨水偏少,難怪剛才看到山腳下的溪谷基本上已斷流了,原來水都流進這個大水箱里去了。
隨著水泥臺階蜿蜒而上,一刻鐘后便到了赤師廟,廟名赤師,不知何意。赤師廟前,新修了一座寬大的供行人休息的廊屋,廊屋大概是行善者捐助修建,屋內豎有一塊石碑,碑上刻有樂助人的姓名和款項。廊屋前臥有一塊巨巖,形似癩蛤蟆,俗稱“蛤蟆巖”。過了赤師廟后的小橋往上,便沒了水泥臺階,而都是“原生態”的碎石村道,路邊不時可見塊石壘砌的石墻斷垣。據有關資料記載,白云山上先后有井墩、鳳陽、新安、下士、小滴水、窩麻巖等七個自然村。其中井墩村,有20多戶人家,離水磨坑
沿著或寬或窄,或平或陡的羊腸小道行走,耳旁是山澗流水的嘩嘩聲,春日的山間更有盎然生機,杜鵑花在峭坡上零星綻放,竹林中的新筍在吱吱瘋長,還有草叢中有種叫“葛公”的野果,形似櫻桃,紅艷得讓你垂涎欲滴……
透過路邊密密的樹枝叉,隱約可見一第長長的細流從懸崖巖壁上嘩嘩流下,在一個岔口向左拐入,走進五十來米,此處便是百丈巖頭。經年累月的流水沖刷,裸露出一片寬闊的巖床,整體稍傾斜向下,所以百丈巖頭看上去并不險峻。此處離白云山上寺還有約一半的路程,我到時巖頭上已坐著五、六位登山者在此休息;我也爬得汗流浹背,于是也在一塊平坦的巖石上坐下小歇一會。因在百丈巖上游不遠處筑壩修了個小水庫,加之今年春季雨水比同期偏少,只從水庫壩腳溢出一股細流沿著一側的巖溝在涓涓流淌,完全沒有豐水期激流奔泄的氣勢。往下俯瞰,絕壁深不見底,但這塊石壁是否就是百丈巖?按照度量換算,一丈等于
過了會我起身返回原路,繼續往山頂方向走。不一會就在路的左邊下方看到一潭碧綠的池水,應該就是百丈巖水庫吧。水庫不大,看上去水也不深,但十分平靜,青山倒映其中,水綠如藍,有點象名聲遠揚的九寨溝中的山水。古詩中有“春來江水綠如藍”的詩句,我想這就是實景,而非比喻或夸張的描繪。過了百丈巖水庫再往上,路就沒那么陡了,顯得平緩多了,是屬于人走多了踩出來的那種泥路。沿路都沒有標識,順道走即可。而在一小道叉路口,終于見到一塊小牌上寫著“上寺”并有一個箭頭。按箭頭所指方向向上,一片高大的杉木林后,是一座寺廟,就是“上寺”了。據說白云山上有三座寺廟,除了前面的赤師廟和這坐上寺廟,還有一座下寺廟,不知在何方,沒去探究。
我到達上寺時,—看時間是九點半不到,走了將近二個小時,不快,也沒想走快,走走停停,看看拍拍,問問尋尋,一路挺“游”的。一路走來,見有“旁門左道”、有叉路的,都拐進去一探究竟:有的可下到溪谷中,看嶙峋的溪石、飛瀉的瀑流;有的在一片竹林中倒有不少舊石屋的斷垣殘壁,其中一間帶拱門的石屋還保存得比較完整,屋內還有廢棄的竹床和灶臺,但是不是井墩村的遺址,我也不清楚了。 到上寺發現這里已有好多人了,有的在準備午餐餃子的餡料,有的聚在打牌,而有的則在廟前的一片杉樹林里拉起了吊床,悠哉,悠哉……
在上寺廟前屋后轉了一圈后,我便原路折返下山。下山途中還見有人繼續上山,也有灌了山泉水而手拎肩挑肩扛的下山者,還有在路旁的林間小憩、在廊屋里打牌休閑的,好不愜意。俗話說,上山容易下山難。確實爬白云山下山不好走,因為天氣比較悶潮,山間的碎石路面比較濕滑,至少腳尖抵著鞋,讓人生疼;有時還得側身下探,以防滑倒。好在我在路邊撿了根粗樹枝當拄杖,下山比較順利,也沒有上山時的走走拍拍,東張西望,不到1個鐘頭就到了山腳。
在水磨坊遺址處剛好碰到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,問到水磨坑的水,老人笑著說,這里的水,就是有點怪,一挨上臺風、驟雨,不知從哪里來的水,如千軍萬馬,吼聲震天。一旦遇上干旱,就變得細水長流,一年四季都是不斷流的。看著眼前的磨坊殘垣遺跡,我想若當初把水磨保留下來,現在再復原重建一座磨坊,也算是開發臨海的旅游資源,供游人觀賞多好呀!